冬棗苗木長途運輸的方法
隨著冬棗產業規?;?、區域化的發展,冬棗苗木用量日趨增大,很多地方利于冬棗的生長,但是不利于苗木的培養,或者自己沒有那么好的技術培育出好的苗木,引進苗木也是一種方法。作為苗木的提供者,長途運輸苗木是一個技術活,這關系著成活率的問題。
苗木運輸過程中損壞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:
失水型。苗木在裝車過程中時間過長,沒有保濕材料,車輛包裝不嚴密,長途運輸過程中水分流失,造成苗木干燥失水。
生物熱燒苗型。苗木是一種活體,本身就散發生物熱,當個體大量集聚在一起,生物熱就很難散失,進一步刺激苗木的生理活動,進而更快的散發生物熱,直至燒壞苗木。
低溫凍害型。路途中遇到強降溫的情況較多,如果保護不當,外圍部分苗木會受到凍害,尤其是苗木根系耐低溫能力更差。
外界高溫損傷型。高溫損傷危害遠大于低溫凍害。春季升溫劇烈,日照強烈,如果運輸車輛覆蓋單薄,不及時降溫,就會造成巨大損失,尤其是高溫時間較長時間停車損傷更加嚴重。
針對以上實際操作中的問題,我們在多次摸索、試驗、實踐過程中,總結出一套簡單、實用、有效的苗木長途運輸技術手段。
1、擇合格苗木。選擇相對大規格、無病蟲害、無機械損傷和凍害的苗木。合格苗木的抗逆應明顯優于劣質苗木。
2、盡量縮短操作時間。在短途運輸、裝車、封車、運輸過程中,盡量縮短時間。時間越長,失水、風干、凍害、發熱的概率越高。
3、外包裝。準備長等于車(長高)2.5倍、寬等于車(寬高)2.5倍的大棚膜,中心鋪于車底,四周貼于車壁,呈待包的包裹狀,把正中心、四角分別扎出一個直徑公分的放水孔。
大棚膜之上鋪一層溫室用草簾,草簾上澆透水。
草簾上裝苗,將苗木根部朝外整齊碼放于車內,防止過多損壞大棚膜。裝到車高三分之一部位,再加一層草簾,澆適量水,使其盡量含水但不過量下淋;繼續裝苗至三分之二,再加一層草簾,同樣加適量水;裝滿車后再加草簾、均勻澆水。由于有放水孔,此時如果車底有適量積水不影響、甚至有利于苗木運輸,但澆水不能過多。
將大棚膜嚴密的包裹苗木如包裹狀,之外用汽車防雨篷布嚴密覆蓋、攬扎嚴密。
在裝車過程中應盡量將苗木碼放整齊,不要過度踏踩,過度踩踏不但造成苗木直接損傷,而且容易使苗木間隙過小,空氣、熱量流通受阻進而發熱。
如果估計路途終遇有寒冷天氣,可在此基礎上外加車用防寒棉被。
如果運苗時間偏晚,途中陽光強烈,可在大棚膜上再加蓋一層濕草簾后用車篷布封車,并在路上適當澆水降溫。
如果路途過于遙遠,運輸時間超過五天,可以在裝苗過程中均勻噴灑多菌靈或百菌清等廣譜殺菌劑,防止真菌過渡繁殖,并因此而引起發熱。
大棚膜具有保溫、保濕、防止水分散失的作用;草簾具有平衡濕度、溫度的作用,最上層草簾同時有隔離陽光直射熱量的作用;車用篷布同時具有防護和隔離外界高、低溫的作用。
途中注意事項
盡量縮短在途時間。
隨時檢查車輛包裝情況。
每天檢查苗木溫度、濕度情況。
避開高溫時間停車。遇高溫天氣可在服務區、加油站從車頂部淋水降溫。
到達目的地后選擇避風、遮陽的地方卸車。
卸車后及時處理。
經過我們摸索實踐,這套冬棗苗木長途運輸技術簡單實用,造價低廉,效果理想,可以保障苗木長途運輸后的鮮活。
本方法適于秋季和春季大量、長途調運苗木。